養老資訊

        湖南特困人員養老服務又添新保障

        2019-12-19 10:20:41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8日訊(通訊員賀榕)特困人員養老又有新保障!省民政廳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文,2020-2022年在全省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三年提質升級行動計劃。確保到2022年,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實行集中供養,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委托照料服務全面落實,所有老年人福利機構和中心敬老院都能提供醫養服務。

        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主要是老年人福利機構和敬老院。此次三年提質升級行動計劃包括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新建一批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改擴建一批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提質升級一批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推動一批空置敬老院轉型發展、推行社會化改革等。

        其中,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空白市縣”原則上要新建一所護理型養老院或突出護理功能的綜合養老院,護理床位占比80%以上。對現有市縣老年人福利機構如無法滿足當地特困老人集中供養需求,應充分利用現有床位和空余場地改擴建,重點增強長期照護功能,增設失能失智人員生活照護、醫療護理、康復服務等養護單元。

        同時,將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敬老院提質升級。重點改善生活照料和基本照護功能,改造消防、安防設施,配置基本康復輔具等。老年人福利機構要重點對設施條件、設備配置、服務功能和安全管控等方面進行提質升級。

        此外,將對整合優化后空置的敬老院進行分類處置,基礎條件好的敬老院轉型成為鄉鎮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弱、供養需求量小的敬老院整治后轉型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重大隱患無法消除的敬老院將予以關停。

        在推行機構社會化改革中,培育發展一批能夠承擔特困人員供養服務任務的連鎖品牌機構。積極探索縣域“1+N”(縣級老年人福利機構聯轄區內敬老院)特困人員供養服務管理體系。“1+N”模式應當采取公建民營方式。

        大力提升服務質量,防范“保健”市場亂象和非法集資風險,保障老人人身財產安全。完善特困人員護理補貼制度,將護理經費落實到集中照護機構。所有老年人福利機構和區域性(中心)敬老院應設置醫務室或護理站,敬老院應與周邊醫療機構開展協議合作等方式提供醫護服務。

        落實國家養老服務人才“百千萬”工程,至2022年,全省發展2000名以上為老服務社工,50%以上敬老院院長職業化,所有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

        文章來源:華聲在線

        咨詢電話:400-077-1879

        ?
        重慶江恒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ICP備案號:渝ICP備170090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精河县| 塔城市| 石河子市| 广平县| 泊头市| 宁远县| 玉树县| 胶南市| 萨嘎县| 临城县| 含山县| 揭东县| 遵义县| 哈巴河县| 二连浩特市| 仲巴县| 洛隆县| 吉隆县| 和政县| 当雄县| 田林县| 马尔康县| 金阳县| 洱源县| 垫江县| 宣恩县| 安顺市| 内黄县| 绥芬河市| 厦门市| 赤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江油市| 长岭县| 仁化县| 阿瓦提县| 安徽省| 海南省| 吴旗县|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