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于養老服務的著墨,大幅超過去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重要變化之一是明確了社區養老的地位。這兩年社區養老的地位明顯提高。在建造普通住宅的同時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模式比較務實,對開發商有明確的導向作用。
養老服務空間有多大?
中國的養老壓力有多大,其市場空間就有多大。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49億,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7.9%。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有機構預計,到2023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可達到13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政策持續推動養老改革
隨著養老群體逐年擴大,國家實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養老改革,扶持養老服務產業。
中指研究院梳理了2018年中央層面出臺的相關養老政策,如上圖所示,包括商務部等20 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等。
而今年2月,發展改革委等18部門聯合發布《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提出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三大行業企業已布局
房企、險資、醫療健康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養老市場。同時,金融機構創新養老模式,搶占養老市場。
地產行業中,萬科、保利地產、招商蛇口、華潤置地、綠地控股、龍湖集團、陽光城等企業已經先期介入。
截至2018年上半年,萬科養老業務已布局15個城市。招商蛇口的大健康脫孵入實,從“養老、醫院、康養小鎮”三方面積極推進醫養業務,廣州番禺頤養中心、深圳蛇口頤養中心已于2018年2月和3月相繼開業。
2018年5月,京漢股份宣布與華錄健康養老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健康養老產業展開合作。
2018年7月,華潤置地與國家開發銀行就養老業務合作簽訂總對總合作協議,雙方明確了養老產業是合作的重點業務,將在居家社區養老設施、老年公寓、持續照料社區等領域開展合作。
2018年9月,龍湖集團對外宣布進軍養老產業,并發布了“椿山萬樹” 品牌標識。同時,椿山萬樹首個專業養老機構——椿山萬樹·重慶新壹城頤年公寓公共活動區正式亮相。
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4日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在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長租公寓、智慧服務等四大主航道業務外,養老是未來主要探索的方向之一。接下來,將優先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核心城市布局,打造專業養老機構,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受信賴的健康服務領導者。
險資企業涉足養老產業的更多,其中代表企業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等。
中國太保于2018年8月宣布通過《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將在3至5年內首期投資100億元,在全國重點城市打造“太保家園”系列高品質養老社區,累計拓展8000至10000套高端養老養生公寓,累計逐步儲備和運營床位數10000至12000張。
2018年8月,在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平安智慧城董事長俞太尉與福田區政府副區長朱偉華正式簽署智慧養老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把深圳打造成全國“智慧養老示范城市的標桿”。
2018年11月,隨著國壽嘉園·雅境項目揭幕,中國人壽大養老事業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三亞、北京、天津等項目將陸續開業,中國人壽“大養老”戰略布局將在全國范圍持續發力。
醫療健康企業也頻頻布局養老產業,其中康美藥業(維權)、魚躍醫療、宜華健康等企業值得關注。
早在2017年4月,宜華健康就宣布擬通過子公司收購杭州三家養老醫院的若干股權,正式進入專業醫療護理和臨終關懷等細分行業領域。
宜華健康相關負責人士4日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宜華健康目前在國內已設立近十個中高端連鎖養老社區,主要布局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
宜華健康同時具有醫療產業布局,能夠全面提供醫養結合的產業協同模式。未來公司將穩步加大養老產業的投資力度,持續建設連鎖式的養老社區,打造體系完整、協同高效的醫養結合產業生態鏈。
更多北京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北京養老天地網
http://b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