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30日電 (張煜歡 魏嫣然)在近日舉行的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浙江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天寧作關于跟蹤監督《關于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報答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據悉,浙江到2025年爭取建成1000個康養聯合體,形成覆蓋該省的康養服務網絡。
加大居家養老服務供給 實現服務全覆蓋
根據報告,浙江將從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加強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管理、創新家庭養老支持政策三方面穩步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覆蓋該省。其中,該省強調錯位發展、相互補充,建成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379家,年底可覆蓋到所有鄉鎮(街道);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2.3萬個,基本實現全覆蓋。
報告中指出,目前浙江居家養老服務處于硬件軟件建設并重階段,其存在服務方式有待改進、服務專業仍顯不足、服務主體還需拓新等方面的問題。如多數中心(站),以站內服務為主,對老人服務黏性不夠。尤其是部分老舊社區、山區農村照料中心(站)位置偏遠,老人進站難,服務難及。
如何進一步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報告建議要完善照料中心運行機制,改進服務方式,多采取智慧靈活的方式提供服務;創新政企合作方式,給予運行補助、獎勵補貼,支持連鎖化、品牌化經營,以點帶面,加大第三方運營向村社照料中心(站)的覆蓋力度,并加快家庭照護床位試點,助推解決居家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護理難題。
醫養康養相融合 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
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是老年人居家健康養老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浙江計劃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提出了各類機構建設的數量比例。在謀劃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上,浙江目標到2025年建立省、市兩級老年醫療中心,新增老年醫院和護理醫院、康復醫院等醫療機構100家以上,2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在謀劃康養體系建設上,爭取到2025年建成1000個康養聯合體,形成覆蓋該省的康養服務網絡。
在完善醫養結合模式方面,浙江基本形成“養中有醫”“醫中增養”“醫養協作”“社區居家醫養”等多種服務模式。目前該省共有醫養結合機構345家,床位13萬張。
在推進社區醫養服務工作方面,該省在21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試點項目,并加強老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著力推進居家上門服務,目前浙江有家庭醫生團隊1.3萬余個,提供上門服務的醫療服務機構3200個。
數字賦能養老服務 讓智能服務便利化
目前,浙江正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數字化建設。其中,“浙里養”平臺擬對該省養老服務工作進行大數據管理,將養老服務列入數字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配套“養老云”數據庫,推進養老服務與醫療保障、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數據互通。
與此同時,浙江指定了37個地方試點“一床一碼”、康養聯合體、智慧養老院、智慧養老社區、家庭養老床位、養老人才培育、養老服務智慧監管等七大應用場景。在推廣智能技術方面,該省正在推進高科技養老產品應用,支持多場景家庭智能照護設備應用,打造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
報告指出,浙江要高標準推進“浙里養”平臺建設,形成系統方便的養老服務智能化平臺。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智能服務的便利化程度,重視養老服務智能系統的簡單化、便捷化開發應用,開展老年人數字應用培訓,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